老太取养老金余额显示0.5元银行称系统正常,老太一句话经理慌了

极速赛车大数据分析软件533

你的位置:极速赛车大数据分析软件533 > 新闻动态 > 老太取养老金余额显示0.5元银行称系统正常,老太一句话经理慌了
老太取养老金余额显示0.5元银行称系统正常,老太一句话经理慌了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4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"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系统一定出错了!"

"老太太,您冷静点,我们系统没有任何问题。"

"那我的3200元养老金去哪了?为什么只剩0.5元?"

"这个...可能是社保局那边的问题,您去那边问问吧。"

建设银行营业大厅里,82岁的李奶奶颤抖着声音与柜台工作人员争执。

她握着银行卡的手在发抖,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。

大厅里其他客户纷纷侧目,有人窃窃私语,有人摇头叹气。

保安站在不远处,随时准备上前"维持秩序"。

"老太太,您别在这里闹了,影响其他客户办业务。"

大堂经理走了过来,语气虽然客气,但眼中却带着不耐烦。

李奶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,缓缓掏出手机,平静地说:"那我..."

展开剩余96%

话音未落,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。

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,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
大厅里原本嘈杂的声音戛然而止,连空调运转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。

01

2024年3月15号,上午9点整。

对于82岁的李奶奶来说,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。

就像过去十二年来的每个月15号一样,她准时出现在建设银行城东支行的营业大厅里,手里紧紧握着那张已经有些磨损的银行卡。

李奶奶名叫李秀英,退休前是市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,教了整整40年书。退休后独居在老旧的教师宿舍里,靠着每月3200元的养老金过日子。

虽然钱不多,但她一直觉得够用了。毕竟一个人生活,省吃俭用,还能攒下一些钱给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减轻负担。

"每月15号取养老金"这个习惯,李奶奶已经坚持了十二年。从60岁退休开始,她就选择在这家离家最近的银行支行办理一切金融业务。

十二年来,风雨无阻,从未间断过。即使是去年腰椎间盘突出住院的那个月,她也是拖着病体坚持来取钱的。

今天的阳光很好,李奶奶走路的步伐也比平时轻快一些。

昨天晚上她刚和儿子通过视频电话,儿子说工作顺利,准备在北京买房了,只是首付还差一些。李奶奶心里琢磨着,这些年攒下的钱正好可以帮儿子一把。

推开银行的玻璃门,熟悉的冷气扑面而来。大厅里客户不算多,李奶奶排到了3号窗口。柜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,看起来二十多岁,李奶奶以前见过几次。

"您好,取钱是吧?"小姑娘接过银行卡,语气很平淡。

"对,取养老金。"李奶奶笑着点点头,心情很好。

小姑娘熟练地插卡,输入密码,盯着电脑屏幕操作。突然,她的眉头皱了起来,又重新操作了一遍。

"奇怪了..."她小声嘀咕了一句。

"怎么了?"李奶奶察觉到了异常。

"没什么,系统可能有点慢。"小姑娘敷衍地说着,又操作了一遍。这次她的表情更奇怪了,甚至还扭头看了看旁边的同事。

李奶奶的心开始有些不安。她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微妙的表情变化,那种表情她很熟悉——当年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时,自己脸上也会有这样的表情。

"老太太,您的账户余额显示是0.5元。"小姑娘终于开口了,声音压得很低。

"什么?"李奶奶以为自己听错了,"你再说一遍?"

"账户余额0.5元。"小姑娘重复了一遍,语气更加小心翼翼。

李奶奶感觉天旋地转。0.5元?这怎么可能?昨天她还在计算这个月的生活费安排,养老金应该在12号就已经到账了,怎么可能只剩0.5元?

"不对!绝对不对!"李奶奶的声音提高了八度,"我的养老金是3200元,每个月12号到账,15号我来取,从来没出过问题!"

"老太太您别激动,我再查查。"小姑娘显然也被吓到了,又重新操作了一遍电脑,"确实显示0.5元。"

这时候,后面排队的客户开始有些不耐烦了。

"怎么回事啊?这么简单的取钱业务也能搞这么久?"

"就是,我还急着去接孩子呢。"

"老人家,你是不是记错账户了?"

李奶奶转过身,面对着这些陌生的面孔,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。她在这些人的眼中看到的不是同情,而是不耐烦和质疑。

"不可能记错的!"李奶奶的声音有些颤抖,"我就这一张银行卡,就这一个账户!"

小姑娘看到情况有些控制不住了,按了呼叫铃。很快,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过来,胸前的工作牌显示她是"客户经理王美丽"。

"怎么了?"王美丽询问道。

小姑娘附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。王美丽看了看李奶奶,又看了看电脑屏幕,眉头紧皱。

"老太太,您先到旁边休息区坐坐,我来处理这个问题。"王美丽的态度倒是还算客气。

李奶奶被引导到大厅一角的休息区。那里有几把椅子和一张小茶几,茶几上放着几本过期的杂志。她坐下来,双手紧紧握着银行卡,心里七上八下。

周围的客户还在议论纷纷。有人说:"现在的老人啊,记性不好,可能把钱取了又忘了。"

也有人说:"银行系统这么先进,怎么可能出错?"还有人直接建议:"老人家,你打电话问问家人吧,可能钱被人取了。"

这些话像针一样刺在李奶奶心上。她想为自己辩护,却发现声音哽在喉咙里发不出来。

王美丽和那个小姑娘在窗口讨论了好一会儿,期间还打了几个电话。大约十分钟后,王美丽走了过来。

"老太太,我们初步核查了一下,确实显示您账户余额只有0.5元。"

王美丽坐在李奶奶对面,"但是这个情况确实很少见,我建议您先回去联系一下社保局,问问养老金是否正常发放。"

"不对!"李奶奶突然站了起来,"我要查明细!我要看看钱到底去哪了!"

"这个...明细需要您本人带身份证来查询,或者有家属陪同。"王美丽的态度开始变得有些冷淡。

"我身份证就在这里!"李奶奶从包里翻出身份证。

王美丽接过身份证看了看,"老太太,您这个情况比较复杂,我建议您还是找家人陪同过来处理比较好。"

"为什么要家人陪同?我自己不能查自己的账户吗?"李奶奶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愤怒。

"这是为了保护您的隐私和财产安全。"王美丽站了起来,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。

李奶奶看着王美丽离去的背影,心中涌起一阵绝望。

她想起了去年王婆婆遇到的事情——也是来银行取钱,被告知账户异常,结果折腾了两个月才解决。还有楼下的张大爷,说是银行系统升级,钱被"冻结"了一个月。

难道这些都不是巧合?

02

就在李奶奶坐在休息区发愣的时候,大堂经理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。

他叫刘建国,在这家支行工作了五年,对于处理各种客户纠纷很有经验——尤其是老年客户的纠纷。

刘建国走了过来,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:"老太太,我是大堂经理,听说您遇到了一些问题?"

李奶奶抬起头,看到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。

她心里涌起一丝希望,也许这个经理能够帮她解决问题。

"经理,我的养老金账户出问题了,明明应该有3200元,现在显示只有0.5元。"李奶奶详细地说明了情况。

刘建国点点头,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:"老太太,我理解您的心情。但是我们的系统是很先进的,很少出现错误。"

"那我的钱去哪了?"

"这个可能有多种原因。"刘建国开始了他的"专业解释","比如系统升级导致的数据延迟,网络故障导致的显示错误,或者社保局那边发放出了问题。"

李奶奶听得一头雾水:"那你能帮我查查吗?"

"当然可以。"刘建国说着,走到柜台询问了一下情况,然后回来继续说道:"我们的技术人员查过了,系统显示一切正常。老太太,我建议您先去社保局那边问问,可能是他们那边的问题。"

"不对!"李奶奶的声音又高了起来,"我在这家银行存钱取钱十二年了,从来没出过问题!为什么偏偏今天出问题?"

刘建国的笑容有些僵硬:"老太太,您别激动。我们理解您的心情,但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。"

"什么叫无能为力?这是我的钱!"李奶奶站了起来,"我要见你们行长!"

"行长很忙,正在开会。"刘建国的语气开始变得不耐烦,"老太太,我们已经很耐心地为您解释了。您如果一直在这里闹,会影响其他客户办业务的。"

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李奶奶:"什么叫闹?我正当维权怎么叫闹?我的钱没了,你们推三阻四,这是什么服务态度?"

大厅里的其他客户都被吸引了过来。有人开始小声议论:

"这老太太是不是有点不讲理啊?"

"银行系统怎么可能出错?肯定是她自己搞错了什么。"

"现在的老人啊,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。"

但也有不同的声音:

"我觉得这老太太说得有道理,钱不可能无缘无故没了。"

"银行应该给个合理的解释,不能这样推诿。"

刘建国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脸色有些难看。他示意保安过来。

保安是个年轻小伙子,走到李奶奶身边:"大妈,您先冷静一下,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解决。"

"我很冷静!"李奶奶看着围观的人群,心中涌起一阵悲凉,"我只是想要回我的钱,这有错吗?"

刘建国趁机说道:"老太太,您看,您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。我建议您这样,先回去联系一下家人,让他们陪您过来。我们会认真调查这个问题的。"

"为什么一定要家人陪同?我自己就不能处理自己的事情吗?"李奶奶质问道。

"这是为了您好,也是银行的规定。"刘建国的语气变得更加强硬,"老年人的金融业务,我们都建议有家属陪同,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误会。"

李奶奶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——他们认为自己年纪大了,糊涂了,不能独立处理金融业务了。

"我教了四十年书,桃李满天下,难道连自己的钱都管不了了吗?"李奶奶的声音有些颤抖,但依然坚定。

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认出了她:"咦,这不是李老师吗?我是您以前的学生啊!"

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挤了过来:"李老师,我是您20年前教过的学生,小陈啊!您不记得我了吗?"

李奶奶仔细看了看,确实有些印象:"小陈?你现在..."

"我在市政府工作。"小陈说道,然后转向刘建国,"经理,李老师的情况我了解一些。她是我们学校最受尊敬的老师,为人正直,不可能无理取闹的。您能不能帮忙认真查查?"

刘建国的脸色更难看了。他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,本来想简单处理掉的事情现在变得复杂了。

"当然,我们一直在认真处理。"刘建国勉强保持着笑容,"但是技术方面的问题,确实需要时间。"

小陈点点头,转向李奶奶:"李老师,要不我陪您一起处理这个事情?"

李奶奶心中涌起一阵暖流,但还是摇摇头:"不用了,小陈。你工作忙,我自己能处理。"

"那您先别着急,慢慢和银行协调。"小陈安慰道,"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就说话。"

小陈离开后,刘建国的态度更加谨慎了。他低声对李奶奶说:"老太太,您看,现在围观的人这么多,对您也不太好。要不这样,我们到贵宾室里慢慢谈?"

李奶奶犹豫了一下,同意了。

03

在贵宾室里,刘建国的态度确实好了很多。他给李奶奶倒了一杯水,然后坐下来详细询问情况。

"老太太,您能不能详细说说您的养老金情况?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银行存取的,每个月的固定时间等等。"

李奶奶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十二年来的存取习惯。每月12号社保局发放养老金到账,15号她来银行取钱,从来没有间断过。

"那您有没有给别人代取过钱,或者把银行卡借给别人用过?"刘建国问道。

"没有!绝对没有!"李奶奶的回答很坚决,"这张卡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身边!"

"那您有没有在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上操作过?"

"我不会用那些东西,也没有开通过。"李奶奶摇摇头。

刘建国又问了一些问题,然后说道:"老太太,我需要向您说明一个情况。我们初步查询发现,您的账户在3月13号有一笔3199.5元的转出记录。"

"什么?"李奶奶瞪大了眼睛,"转给谁了?"

"这个...涉及到客户隐私,我不能详细告诉您。"刘建国的回答很谨慎。

"客户隐私?这是我自己的账户!"李奶奶愤怒地站了起来,"我有权知道我的钱去哪了!"

"老太太您先坐下。"刘建国按了按手,"根据相关规定,如果涉及到资金转移,我们需要进行详细调查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。"

"需要多长时间?"

"一般来说,这种案例的调查周期是15-30个工作日。"

"一个月?"李奶奶感到头晕目眩,"我一个月不取钱怎么生活?"

"这个...我们会尽快处理的。"刘建国的回答显得很无力。

李奶奶坐在椅子上,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。3199.5元被转走了,但银行不能告诉她转给了谁,还需要调查一个月。这一个月她靠什么生活?

"经理,我想问一下,这种转账需要什么条件?"李奶奶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。

"一般来说,需要银行卡和密码,或者网银转账。"刘建国回答道。

"我的银行卡一直在我身边,密码也没有告诉任何人。网银我也没有开通。那这个钱是怎么被转走的?"

刘建国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"这正是我们需要调查的问题。可能是系统漏洞,也可能是其他原因。"

"系统漏洞?"李奶奶抓住了这个词,"如果是系统漏洞,那责任在银行,你们应该立即把钱还给我!"

"老太太,您说得有道理。但是调查需要时间,我们不能贸然下结论。"刘建国显然不想承认系统漏洞的可能性。

李奶奶看着眼前这个满口客套话的经理,心中涌起一阵绝望。

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刚退休时的经历。那时候她还不太懂银行业务,经常被各种手续费、服务费搞得晕头转向,但银行工作人员总是说这是"正常收费"。

后来她才知道,很多费用其实是可以免除的,但银行不会主动告诉老年客户。

"经理,我想要一份书面的说明,证明我的钱被异常转走了,银行正在调查。"李奶奶突然说道。

刘建国愣了一下:"这个...我需要请示一下领导。"

"为什么要请示?这是事实啊。"

"程序问题,老太太您理解一下。"刘建国站了起来,"您先在这里休息一会儿,我去请示一下。"

刘建国离开后,李奶奶独自坐在贵宾室里。

透过百叶窗,她看到外面的营业大厅依然繁忙,客户来来往往,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。

但对她来说,一切都不正常了。

她想起了自己的一生。从师范学院毕业后,她就一直在教书育人,兢兢业业四十年。

退休时,学生们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欢送会,许多已经成家立业的学生都专程赶来。那时候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,是有意义的。

但现在,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无助。儿子远在北京,电话里说得再关心也无法在身边帮忙。老朋友们要么已经不在了,要么也是同样的老年人,帮不上忙。

而银行,这个她信任了十二年的机构,现在却让她感到陌生和冷漠。

十五分钟后,刘建国回来了,脸色有些不自然。

"老太太,领导说了,这种情况确实比较特殊。我们会尽快调查,争取在一周内给您一个初步结果。"

"一周还是一个月?"李奶奶敏锐地察觉到了变化。

"争取一周,但不能保证。"刘建国的回答很模糊。

李奶奶点点头,没有再说什么。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,开始记录今天发生的事情。记录的时候,她的动作很慢,但很仔细,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。

刘建国看着她记录,心中有些不安:"老太太,您这是..."

"记录情况,以备查询。"李奶奶头也不抬地回答。

她的这个动作让刘建国想起了什么,脸色变得更加难看。

04

从贵宾室出来后,李奶奶并没有立即离开银行。

她在大厅里找了个位置坐下,拿出手机开始拨打电话。

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儿子。

"妈,怎么了?"儿子的声音传来,带着关心。

李奶奶把今天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。儿子听完后很愤怒:"这不合理!妈,您别着急,我这就请假回去帮您处理!"

"不用,不用。"李奶奶连忙阻止,"你工作要紧,我自己能处理。"

"妈,这种事情您一个人怎么处理得了?现在的银行都欺负老人不懂法!"

"儿子,我虽然老了,但脑子还清醒着呢。"李奶奶的声音很坚定,"你安心工作,这事我会解决的。"

挂断电话后,李奶奶又打了几个电话给老同事和老朋友,询问他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。

结果让她很震惊——几乎每个人都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银行"系统问题"。

王婆婆说:"去年我的定期存款到期了,去取钱时说系统查不到记录。折腾了两个月才找到,原来是被内部人员做了手脚。"

张大爷说:"我的退休金也出过问题,莫名其妙少了一千多块。银行说是手续费,但我从来没有同意过这些收费。"

还有李奶奶以前的同事说:"现在的银行就是欺负我们老人不懂,各种理由扣钱、冻结账户。我们投诉也没用,他们有的是办法推脱。"

听了这些话,李奶奶心中的愤怒更加强烈了。看来这不是孤立事件,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
她决定再去找刘建国理论。

"经理,我需要一个更详细的解释。"李奶奶直接走到刘建国面前,"我了解到很多老人都遇到过类似问题,这不是巧合吧?"

刘建国看到她又来了,脸色有些不耐烦:"老太太,我不是已经和您说过了吗?我们会调查的。"

"调查什么时候有结果?"

"这个...很难说。"

"那我没有钱生活怎么办?"

"这个...您可以先向家人借一些。"刘建国的回答让李奶奶更加愤怒。

"凭什么要我向家人借钱?这是我的钱!"李奶奶的声音提高了,"你们银行把我的钱弄丢了,却让我去借钱生活?"

"老太太,您别激动。钱不是我们弄丢的,是被人转走了。"

"被谁转走的?用什么方式转的?转到哪里去了?"李奶奶连续发问。

"这个...调查清楚后我们会告诉您的。"

"你们就是在推脱!"李奶奶彻底愤怒了,"我要投诉!我要举报!"

周围的客户又开始围观。有人小声议论:

"这老太太真是不依不饶啊。"

"银行都说要调查了,还要怎么样?"

但也有人支持李奶奶:

"我觉得老太太说得对,银行应该给个明确的解释。"

"是啊,钱不能无缘无故没了。"

刘建国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心中很不安。他对保安使了个眼色,保安立即走了过来。

"大妈,您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,要不您先回去等消息?"保安的语气虽然客气,但带着明显的威胁意味。

"我没有闹!我在正当维权!"李奶奶毫不示弱。

这时候,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走了过来:"我刚才听了一会儿,这位老太太遇到的情况我也遇到过。"

众人的注意力转向了这位老先生。

"我姓陈,退休前是法官。"老先生自我介绍道,"去年我的工资卡也出现过异常转账,银行当时也是各种推脱。后来我找了几个老同事,写了联名信给银监会,这事才得到解决。"

刘建国听到"法官"、"银监会"这些词,脸色明显变了。

陈法官继续说道:"根据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》和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银行有义务保障客户资金安全,当出现异常交易时,应该立即冻结相关资金并进行调查。

而且调查结果应该在合理时间内给出,不能无限期拖延。"

李奶奶听了很受鼓舞:"陈法官,您说得对!他们就是在无限期拖延!"

"老太太,您有权要求银行提供详细的交易记录,包括转账时间、转账方式、对方账户信息等。如果银行拒绝提供,您可以直接向银监会投诉。"陈法官建议道。

刘建国的额头开始冒汗了。他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,一个法官在现场给客户普及法律知识,这让他非常被动。

"陈先生,我们银行一直在按规定办事..."刘建国试图辩解。

"按什么规定?"陈法官打断了他,"《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》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,发生伪卡交易或其他异常交易时,银行应当承担举证责任。

也就是说,你们要证明这笔转账是客户本人操作的,而不是客户证明自己没有操作。"

李奶奶虽然不完全懂这些法律条文,但听出了关键信息:"对!你们要证明这钱是我转的!我从来没有转过这笔钱!"

周围围观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,情况明显倾向于支持李奶奶。

刘建国感到压力很大,他小声对李奶奶说:"老太太,要不我们再到贵宾室里谈谈?"

"不用了!"李奶奶的态度很坚决,"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!我要让大家都听听,看看你们银行是怎么对待老年客户的!"

05

就在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,支行行长终于出现了。

行长姓王,五十多岁,戴着金丝眼镜,西装笔挺,看起来很有威严。

他快步走到现场,先是扫视了一圈围观的人群,然后看向李奶奶。

"老太太,我是这家支行的行长,听说您遇到了一些问题?"行长的语气很客气,但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不耐烦。

"行长您好,我是想了解一下我的养老金为什么会被异常转走。"李奶奶的态度变得谨慎起来。

"我已经了解了基本情况。"行长点点头,"确实存在一笔异常转账,我们正在调查。"

调查需要多长时间?我没有钱生活怎么办?"

"这个问题我理解。"行长想了想,"这样吧,考虑到您的实际困难,我们可以先给您垫付一部分生活费,等调查结果出来后再做处理。"

这个提议让李奶奶有些意外,也让围观的人感到惊讶。

"垫付多少?"李奶奶问道。

"先垫付1000元,您看怎么样?"

"不够!"李奶奶立即拒绝,"我的生活费、医疗费、水电费加起来至少要2000元。而且垫付不是解决办法,我要的是我自己的钱!"

行长的脸色有些难看:"老太太,我们已经很有诚意了。"

"什么叫有诚意?"李奶奶的声音又提高了,"这是我的钱,不是你们的施舍!"

陈法官在旁边说道:"行长,垫付确实不是解决办法。按照相关规定,如果是银行系统问题导致的异常交易,银行应该立即恢复客户账户资金,而不是垫付。"

行长看了陈法官一眼,语气变得冷硬:"先生,请问您是?"

"我是退休法官,陈建华。"陈法官不卑不亢地回答。

行长的脸色更难看了。他没想到现场还有一个法官,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。

"陈法官,您说得很有道理。"行长勉强保持着笑容,"但是调查需要时间,我们不能在情况不明的时候贸然做决定。"

"那调查到什么时候?"陈法官追问道。

"一周内给出初步结果。"行长给出了一个更明确的时间。

"什么叫初步结果?"李奶奶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。

"就是...基本查明情况。"行长的回答很模糊。

李奶奶看着眼前这个行长,忽然觉得很可笑。从柜员到客户经理,从客户经理到大堂经理,再从大堂经理到行长,每个人都在推脱,每个人都在打太极,没有一个人真正想解决问题。

她想起了自己教书时经常对学生说的话:"做人要诚实,做事要负责任。"现在看来,这些话在银行里完全不适用。

"行长,我问您一个问题。"李奶奶突然平静下来,"如果这笔异常转账确实存在,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"

"这个...需要调查后才能确定。"

"我再问您一个问题。"李奶奶继续说道,"我的银行卡从来没有离开过身边,密码没有告诉任何人,也没有开通网银,那这笔转账是怎么发生的?"

行长沉默了几秒钟,然后说:"可能是系统漏洞,也可能是其他技术原因。"

"如果是系统漏洞,那责任在银行,你们应该立即退还资金并承担相应损失。"李奶奶的逻辑很清晰,"如果是其他技术原因,那你们也应该查明原因并承担责任。总之,这不是我的问题!"

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赞同的声音:

"老太太说得对!"

"银行就应该承担责任!"

"不能让老人家受这种委屈!"

行长感到压力很大。他看了看围观的人群,又看了看李奶奶,最后看了看陈法官。

"老太太,您看这样行不行,我们加快调查进度,争取三天内给您一个明确答复。"

"三天?"李奶奶摇摇头,"我要的不是答复,我要的是我的钱!"

"可是调查需要时间..."

"够了!"李奶奶突然站了起来,打断了行长的话,"你们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推脱,我已经很失望了。"

她缓缓掏出手机,在通讯录里翻找着什么。所有人都在等待她的下一步行动。

大厅里突然安静下来,只能听到空调运转的声音。

李奶奶找到了要找的号码,手指停在拨号键上。

她抬起头,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银行工作人员,最后把目光定格在行长身上。

"既然你们都说系统正常,那我就..."

她的话还没说完,大堂经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。

原本嘈杂的营业大厅突然安静下来,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。

几个柜员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,全都紧张地看向这边。

保安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对讲机,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…

发布于:河南省